导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在历史的交汇点上,规划建议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擘画了宏伟蓝图。我们将“十三五”规划《建议》与“十四五”规划《建议》中与城乡规划建设相关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对比,希望能以此激发读者更直观的思考。
本文字数:8588字
阅读时间:26分钟
近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发布。建议稿由15个部分构成,分为三大板块,共60条。我们将与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相关的内容梳理出来,并与“十三五”规划《建议》进行对比,希望能够对“十四五”规划《建议》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
01
首先,从区域发展的总体论述上来看,“十四五”规划《建议》与“十三五”规划《建议》相比,体现了发展背景与工作重点的不同。
上下滑动查看
02
第二,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来看,相比于2015年,2019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占全国GDP的比重分别提升0.3、1.9和0.8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2.9个百分点;同时,“京津冀协同发展”及“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十三五”目标基本实现。
长江经济带发展、共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区域协调发展这篇大文章,精心谋划、科学布局,提出一系列重大国家战略,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不断向着更加均衡、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方向阔步前行,取得历史性成就。
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目标,同时也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中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建设需要坚持系统性思维协调推进。协调发展不等于平均用力,而是在把握方向和全局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工作、聚焦重点任务,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当前,中国发展的协调性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因此要在薄弱环节上多用力,着力解决突出问题。
在《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把脉当前区域经济发展新形势,从战略上提出了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思路、主要举措和推动东北全方位振兴的“药方”,对这些问题作出了透彻鲜明的回答,为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
上下滑动查看
03
第三,从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0.6%,今后一个时期还会上升。我国城市化道路怎么走?这是个重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等理念,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城镇化战略新理念,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高度,也更适应我国的现实国情。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在更深层次上认识城镇化的规律以及城镇化与其他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关系,其关键就在于是否立足于以人民为中心。只有以人民为中心、顺应发展规律的城镇化,才能提高发展的共享性和可持续性。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当通过深化户籍制度等关键领域的改革,推动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中心内容的农民工市民化。一方面,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继续把新增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提高农村居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让进城农民工及其家庭真正融入城市,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障、义务教育、保障性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另一方面,要着力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农民工市民化,这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最有效手段和最终体现。
上下滑动查看
04
第四,“十四五”规划《建议》强调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多年来,我国一直在提倡国土空间开发,而此次提出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则是在开发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保护”,还有很多需要落到实处的工作去做。
上下滑动查看
05
第五,从推进乡村振兴来看,“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全面推进”,并对“十四五”时期乃至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作出系统部署安排。这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深远谋划。为我们做好“十四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是从横向的工作层面,推动“三农”工作重心的转变,更是从纵向的发展脉络,强调“三农”发展质量的提升。当前我们要补齐农业经济发展全局中薄弱环节的短板,不断帮助农民增加收入,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把化解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作为工作重点。
上下滑动查看
06
第六,就绿色发展来看,“十三五”规划《建议》的提法是“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并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六个方面提出了发展要求。“十三五”时期,我国环境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这是迄今为止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最大、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最好的五年,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地增强,为“十四五”规划的开展与2035年远景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四五”规划《建议》正式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进一步强调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绿色”新发展理念不仅是指狭义上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而且还要成为“十四五”时期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与遵循的指导性思想。我国“十四五”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将会更加自觉地置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之下,进而明确致力于更大力度的自然生态环境修复、更高标准(质量)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和更加绿色的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相应地,生态文明建设将会开启一个政策举措落实程度更高、制度体制创新活力更大、人民群众获得感更强烈的新时期。
上下滑动查看
本文来源:中国城市规划(planning_org)整理自人民网、《求是》、 21世纪经济报道、《农业日报》、《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