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路小学
来源:青岛市旅游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时间:2020-11-05
成果介绍


注重学校教育的专业性,强化理性和秩序的校园空间文化。

设计一个绿色三星级的学校。在整个项目设计中,设计团队一直尝试诠释人与自然的关系,被动式节能策略被运用在整个校区设计的方方面面,比如最大化地利用自然通风与自然光线,主要教学用房的遮阳系统,减少冬夏两季的冷热负荷,屋顶的绿化种植、地面透水砖的铺装、操场地下大型雨水回收池的设计、屋面太阳能及空气源热泵的利用等等。而整个项目的选材也是以简单、自然与耐用为标准。外墙采用保温装饰一体板 、彩色遮阳露空板。从而整体确保了节能效用的最大发挥。

金门路小学位于青岛市市南区上杭路7号,南平路以南,上杭路与高雄路之间,地块狭长,占地面积12566.9平方米。项目基地东北侧为青岛第五中学,东南侧为青岛基隆路小学。该校现址同五中一样亦受到来自周边各种不利因素的制约,也是一所采取原址推倒重建的典型案例,新校方案设计充分利用十分局限的用地现状,希望通过理性和秩序的手法来实现一所由无法承担现阶段教学的学校向一所国际二代学校的转化。 

 

弘扬国学文化,传承并保留原校园国学文化元素,使老校的记忆在新校得以再现”也是方案设计所要表达的重要内容。

 

设计了一个怎样的空间就等于提供了一个与之对等的教育环境、教育场所。在相当程度上,我们设计学校建筑、营造教育空间,是在构建适合一校的「教育学」。

「 设计承载现代教育理念、具备现代教育功能的一流学校建筑 」

尊重原始场地关系,合理退让上杭路及周边,减小对周边居民的影响,最大限度保留原有树木及景观,综合利用有限场地,突出教育空间的合理性,人性化。

考虑与五中连通,可实现部分功能的相互利用,有利于节地节能。

 

传统的学校建筑对于教育活动缺乏参与感,模式固化,审美单调。建筑重要的潜在教育功能并未被充分的挖掘出来并加以利用。对于新时代的校园空间设计来说,尝试一些新的方式。在学校建筑中加入更多的人文和诗意元素,创造丰富空间变化的同时,构建贴近自然的学习生活模式,我们努力表达出的建筑面貌,希望能够给孩子们带来的全新的成长和感知环境。

考虑临高雄路沿街面连续且合理,保证了城市机理的和谐统一

在保证教学功能的前提下,整体考虑与五中、高雄路小学立面的关联性

 

充分尊重原始场地关系,利用原有2个出入口

3个单元模块之间间距满足25m规范要求,并且与运动场间距同样大于25m规范要求

充分利用北高南低的地势,设计教学空间不超过4层,满足《中小学设计规范》中关于小学教学用房不应超过4层的要求。

平面功能布置理性、合理,注重学校教育的专业性,强化理性和秩序的校园空间,主要教学模块垂直于高雄路设置,避开了《中小学设计规范》4.1.6条中“学校主要教学用房设置窗户的外墙与城市主干道的距离不应小于80m”的要求。减少了噪声影响。

 

建筑的功能要满足教育的基本需求,其次要提高教育的可接受度。比如培养领导力,就要有公共空间适合于游戏,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就会产生不同的角色,在各自角色的适应过程中会自然的获得领导力或者执行力的培养,所以我们要创造一些偶发性的空间和意义不那么清晰的空间。比如门厅、走廊、角落,这些空间比正规的课堂更重要。空间容纳了活动,会成为学生最开心的一个区域。 

非计划、非组织、随意性的学习空间往往更能激发学生自学习,交流学习,非正式交流,社会交往等富有活力的行为。最重要的是,它鼓励学生自己去赋予这些空间以各种功能属性,也鼓励学生与周围的现实环境发生互动。而这样的空间种类丰富多样。

 

连结教室的主要交通流线被进一步拓展成为教室外部的社交空间。   其下方则是承担一些非常规教学功能的公共空间。 

「 学校建筑不是装载师生的‘教育容器’,而是教学空间、知识展示空间、信息传递空间,同时还是情感交流的场所。」

无须添加装饰和更多的设计元素,这些凝固着多元教育功能的空间变得可交互、可探索,能满足、激发、引导教育需求。也呈现出专业的理性之美。

 

 

 

 

在这个方案设计中在国际3.0学校理念的基础之上根据实际国情特色首次研究应用了基本教学空间单元模块的理念。

4个班(1/2轨)为一个单元模块,每个单元模块设置独立的卫生间与竖向交通空间,并设有标准配置活动厅(交流空间、团队活动);三个单元为一个组团,形成高效、集约、安全的教学空间,实现完全符合国际三代教育综合体理念的教学。

教育建筑的集约化性和功能的复合性正在增强,校园建筑应该按照功能类型进行重组,使具有公共性质的使用空间为全校共用,这样就能避免重复建设及浪费。密度的提高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必然使校园建筑的功能向综合性复合化发展——按照建筑空间组织的秩序原理来建立有序的空间体系,使教育建筑的多种功能并存于一体;同时,建筑空间结构也应更具弹性,这体现在基础技术设施的完善和建筑物结构系统及房间分隔的通用性,以适应灵活变化的要求;最后,统筹考虑交通组织和公共活动领域的空间创造,使之趋向于立体化、开放化。 


分享到